實驗室廢水如何處理?
目前關于對高校、科研機構、檢測機構和企業中的化學實驗室廢水由于越來越多,不但給水資源造成很大的污染,同時也給自然生態的平衡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所以廢水的處理問題成為了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驗室廢水主要分為三大類:有機廢水、無機廢水和生物致病廢水。
廢水處理的步驟:
一、首先要了解此次實驗對象和所用藥品類型,確定雜質離子的類別。仔細觀察廢水中有沒有固體物質,是有機物還是無機化學沉淀物,然后再用實驗室下口玻璃瓶的容器來收集廢水。
二、確定酸堿中和所需要用的廢酸廢堿的量和濃度,用pH試紙或酸度計測出廢水的pH值,防止腐蝕設備。
三、用化學沉淀法來分離廢水中的可溶性離子:根據廢水的成分分批處理。Ca2+,Ag+,Ba2+,SO42-,Cl-等離子容易轉變為沉淀和氣體,而K+,Na+,NO3-等可溶鹽離子用此法難以除掉。
四、氧化還原中和沉淀法大多用于含六價鉻和具有還原性的有毒物質及金屬的有機化合物。主要用于處理含氰、含酚、含硫化物的廢水。常見的工藝過程是往廢水中加入氧化劑 ,經過氧化還原反應的物質 ,再經過混凝、沉淀將其從反應體系中除去。
五、難沉淀的鈉離子、鉀離子、硝酸根等離子使用電滲析的方法,電滲析法膜處理技術,在現代工業水質凈化中應用的很普遍。因為人造滲透膜(陰、陽離子交換膜)對要交換的離子具有選擇性和透過性,水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過。所以它適合處理濃度較小的廢水,否則會堵塞膜孔,從而影響出水水質甚至降低膜的使用壽命。它的優點是占地面積很小,處理的水量卻很大,適合化學實驗室使用。